《我们悦读会》之《湖畔的梭罗 并非遁世的隐者(下)》

 

 

 

1845年7月4日,梭罗开始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实验,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,搭起木屋,开荒种地,写作看书,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,自耕自足两年有余。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《瓦尔登湖》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生活。

 

原文

1845年三月将尽,我借来一柄斧头,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森林里,到达我预备造房子的地方,就开始砍伐一些高耸入云而还年轻的白松来做我的建筑材料。……在7月4日那天, 当房屋刚刚封顶,我就立即住了进去。             

—《瓦尔登湖》

主持人

湖畔的小木屋里只有几件必不可少的简陋家具,梭罗自己种玉米豆子,有时去村子打点零工,大部分时间用来观察、阅读和写作。他每天定额写作,成效显著,《河上一周》和《瓦尔登湖》的初稿都在这里完成。野鸭、松鸡、鸫鸟、松鼠、兔子、狐狸等皆是他的邻居,梭罗对这些动物充满了好奇:

原文

有那么多动物让人感到吃惊,他们在森林中无所拘禁,却又秘密地舒展着自己的天性,他们还在镇子的周边觅食生存,只有猎人才能发现它们。     —《瓦尔登湖》

主持人

《瓦尔登湖》的“经济篇”中,梭罗把每项开支都算得很清楚,并由此得出结论:如果一个人想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,每年只需工作六周。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,不仅养活了自己,还充分享受了其他农人不敢奢望的闲暇。

原文

整个冬天和大部分夏天,我自由而爽快地读点儿书。我曾经全心全意办过学校,我发现得到的利益顶多抵上了支出,甚至还抵不上,因为我必须穿衣,修饰,不必说还必须像别人那样来思想和信仰,结果这一笔生意损失了我不少时间,吃亏得很。

—《瓦尔登湖》

主持人

人们常说“时间就是金钱”,但在梭罗看来,时间即生命。他认为人们耗费生命对金钱汲汲而求,某种程度上正是作茧自缚,将生活不必要地复杂化。梭罗呼吁通过生活方式的“简化,简化,再简化”,重获生活的真谛。

原文

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,吮尽生活的骨髓,过得扎实,简单。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,把生活逼到绝处,以简单最基本的形式,让生活回归到简单,简单,再简单。

——《瓦尔登湖》

主持人

作为美国文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,《瓦尔登湖》其实并不好读,书中多处对自然的描绘,会让人觉得过于琐碎,进而失去耐心。而且梭罗“经常用双关语或文字游戏”,他本人也说“请原谅我说话晦涩”。对于这一点,译者徐迟先生评价道:

原文

在白昼的繁忙生活中,我有时读它还读不进去,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。直到黄昏,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,才觉得"语语惊人,字字闪光,沁人肺腑,动我衷肠",而到夜深、万籁俱寂之时,就更为之神往了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作家 徐迟

主持人

据说,为了让《瓦尔登湖》顺利出版,梭罗曾先后七易其稿,每个字句都经过千锤百炼,文字处处求新。梭罗被公认为一流的散文家,开创了“前所未有的文体”,很多描绘自然的文字,被公认为该类题材的典范。

原文

这是一个迷人的傍晚。整个身心被一种感觉收摄,每个毛孔都充盈着怡悦。一种奇妙的释然荡漾在心田,任我在造化之中随意去来,跟她融为一体。我身着衬衫在湖畔的岩石上漫步,凉风习习阴云低垂,天气清涩寒冷,但是周遭一切依然无比熟悉亲近,大自然的一切令人快意,深契我心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《瓦尔登湖》

主持人

对于《瓦尔登湖》,当然也不可避免出现过质疑之声。对梭罗最主要的批评,就是说他假隐于湖畔,实则每天都要到康科德镇上转悠。梭罗确实没有断绝与家人亲友的来往,《瓦尔登湖》的“访客”一章如实记录着友人的造访,他有时会与朋友共进晚餐,有时去城里演讲,甚至还曾去缅因州远足了两周。

原文

我觉得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喜欢交际,只要遇到血气旺盛的人,我随时会像水蛭那样咬住不放,我并非生来就是隐士,若有必要,我可能会安坐在酒吧间,并且比那些常客坐得还久。

—《瓦尔登湖》

主持人

将梭罗等同于中国文化中高蹈方外、终老泉林的隐士,也许是一厢情愿了。当他觉得生活实验体验够了,便离开了。梭罗的形象后来被不断神化,是他自己所不能左右的,也就谈不上所谓人设的坍塌、神话的破灭。梭罗在生活上也并不讲究,一贯随遇而安。他并非要脱离社会,也从未要求每个人都要像自己一样生活。

原文

我希望世界上的人,越不同越好;但是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,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、或母亲的、或邻居的方式。

—《瓦尔登湖》

主持人

爱默生与梭罗亦师亦友的关系维持了一生,他对梭罗照顾有加。梭罗一结束湖畔实验,爱默生便再次雇佣梭罗担任管家,随即奔赴欧洲游学。梭罗生前留下200多万字的日记,成为了解其思想的一笔重要财富,而促使他写日记的朋友正是爱默生。梭罗能在瓦尔登湖畔隐居,也是因为得到爱默生允许,在其私人的土地上建房子。但后期两人的关系却越来越冷淡、疏远。一是思想上出现分歧,梭罗后期并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超验主义者;爱默生对欧洲大表赞美,梭罗也不认同。另外,梭罗在世时被看作是爱默生的跟班,他不满于此,刻意要和爱默生保持距离。两人生前并未“正面交锋”,美国学者斯蒂芬·哈恩曾这样形容他们的关系:

原文

无论是就个人而言还是按理智行事,梭罗对爱默生的态度都近似于这样一种感觉:不咬喂食的那只手---即使咬也至少不那么明显。

—美国学者  斯蒂芬·哈恩

主持人

尽管如此,梭罗去世后,爱默生还是给予了颇为客观的评价。他在梭罗的葬礼上发表讲话,后来增订为《梭罗小传》一文,细腻刻画了梭罗的方方面面,笔端饱含感情与赞许。他对梭罗的批评,大概只有两处。一处便是梭罗的个性不大好相处,太过喜欢唱反调。

原文

仿佛他的第一本能就是去反对他听到的意见,他对我们日常思维定式的限制如此不耐烦。 

         —爱默生  

主持人

一些传记作者分析梭罗冷漠的一面,说他从哥哥死后的重创中走出来,似乎就开始对人群有所回避。

原文

梭罗并不缺爱心,在自然面前尤其谦卑充满敬畏,放生蚂蚁,保护每一只见到的虫子……但似乎无法爱具体的人。

主持人

爱默生对梭罗另一处诟病是,他没有远大抱负。“所以他无缘成为整个美国的管理者,而只是做了采浆果远足队的首领……”这是他所不理解的那部分梭罗。梭罗与世俗的雄心壮志背道而驰,因为志不在此,他选择以山川草木为密友。他在日记中写道:

原文

我常常想到,即使我富可敌国,我的目标仍然是一样的,手段基本上也是一样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—梭罗

主持人

梭罗并非遁世的隐者,他虽流连于自然天地之间,却未曾忘却对社会的关注、反省和批判。最有名的一件事,就是他在瓦尔登湖畔定居期间,曾因反对黑奴制、拒交“人头税”被捕入狱,虽然他只在狱中蹲了一宿,就被保出狱,据说是他的姑妈在未经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替他代交了税款,但铁窗一夜,也让梭罗思考,当一位公民面对错误的政府甚至法律,该怎么办?1849年,梭罗写下了著名的政论文《论公民的不服从》,称自己并非无政府主义者。

原文

作为一个公民,我并不像那些自称不要政府的人,而是要一个更好的政府。能让每个人明白:什么样的政府可以要求民众的尊重,这是得到好政府的第一步。

—《论公民的不服从》

 

当时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前夕,梭罗所在的马萨诸塞州以及家乡小城康科德,反奴隶制的氛围浓厚。梭罗的母亲和姐姐曾参与创办康科德的“妇女反奴隶制协会”,他家的所有家庭成员,都参与过对逃亡奴隶的收容营救,梭罗受其影响,终生主张废奴。

主持人

梭罗曾期待联邦政府能以立法形式废除奴隶制,但这条路一直没有走通。1857年,梭罗经人介绍,认识了美国历史上最激进的白人废奴主义者约翰·布朗,布朗主张用暴力废除奴隶制。两年后,布朗带人袭击了南方的联邦军火库,被政府军击败,布朗和几名被俘者面临绞刑。这一事件轰动世界,法国作家雨果还为布朗写了陈情信,呼吁赦免死刑。梭罗也在康科德镇作了公共演讲,为布朗辩护,据到场的爱默生回忆:

原文

会堂里早早就被所有党派的人士挤满,他对英雄的热忱颂词,让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,许多人都惊讶地发现自己产生了共鸣。

           —爱默生

主持人

但最后布朗还是被处死了,梭罗赞扬布朗为理想牺牲,将布朗和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相提并论,这种思想,对托尔斯泰、罗曼·罗兰,圣雄甘地以及马丁·路德·金,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。

原文

每个人都承认革命的权利,即当政府沦为暴政,或它效力极低、无法忍受,民众就有权拒绝效忠,并且有权对其反抗。

—《论公民的不服从》

主持人

1861年,林肯刚刚当选为总统不久,美国南北战争爆发。这一年梭罗病倒了,他在病床上听着战争的消息,“战争不结束,我就不会好起来”。但他没有等到结局,于1862年5月6日溘然长逝,还未满45岁。梭罗是否是哲学家,《瓦尔登湖》是否是哲学著作,今天尚有争论,不过无疑梭罗按照自己所说的度过了一生:

原文

近来是哲学教授满天飞,哲学家一个没有……要做一个哲学家的话,不但要有精美的思想,不但要建立起一个学派来,而且要这样地爱智慧,从而按照智慧的指示,过着一种简单、独立、大度、信任的生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—梭罗  

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,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保留一泓清澈的湖水,让心灵时刻得到淘涤,从今以后,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,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!

觉得好请点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