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题君山 / 洞庭诗
唐·雍陶
烟波不动影沉沉,
碧色全无翠色深。
疑是水仙梳洗处,
一螺青黛镜中心。
【译注】
湘山的倒影向天连,碧水山色啊掩映天。或许湘君前来梳洗,君山望镜自照面颜。
1.君山:又叫湘山、洞庭山,在湖南省洞庭湖中。
2.烟波:洞庭湖的沏面。烟,一作“风”。
3.碧色:淡颜色。翠色:深颜色。
4.疑:一作“应”。水仙:水中女神,即湘君姐妹。
5.一螺青黛:一说是古代一种制成螺形的黛墨,作绘画用,女子也用来画眉;一说是指女人发髻,这里用发髻。镜:用洞庭湖的湖面比作镜子。
【简析】
《题君山》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全诗以逼真地描绘君山倒影入手,笔势凝致,重彩描绘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倒影。继之诗情转向虚幻,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的倒妙之中,以意取胜,写得活泼,善于想象,富有浪漫主义色彩。
“烟波不动影沉沉”,虽写君山之貌,但先避开,没直写,而用平静如镜的湖水来衬托君山气势的凝重。“碧色全无翠色深”句,抑碧水而扬青山,以湖作背景,凸显君山。
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宁静,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。所以三、四句笔锋一转,将湘君、湘夫人的神话传说,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。古代神话传说,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。君山又名湘山,就是得名于此。所以“疑是水仙梳洗处”这一句,诗人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笔:“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?”再以比拟的手法轻轻点出:“一螺青黛镜中间。”这水中倒影的君山,很像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。
(来源:古诗词赏析 宿迁手机台编辑:YU)